中医诊断学问诊的目的、意义、方法及内容
2018-09-20 00:00未知
| 
				 授课时间  | 
			
				 2018年09月20日  | 
			
				 授课地点  | 
			
				 二楼门诊  | 
		|||
| 
				 授课老师  | 
			
				 卿照前  | 
			
				 听课人员  | 
			
				 欧静、柳颖等  | 
			
				 记录人  | 
			
				 郑霞  | 
		|
| 
				 授课主题  | 
			
				 中医诊断学问诊的目的、意义、方法及内容  | 
		|||||
| 
				 培训内容及评价:卿教授说: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、有步骤的询问,了解疾病的发生、发展、诊治经过,现在症状和其他疾病有关的情况,以诊察疾病的方法。 《黄帝内经》奠定了问诊基础,历代医家不断补充,使之逐渐完善。明代张介宾创《十问歌》便于临床应用,清代喻嘉言的《寓意草》拟定了病案书写格式,其中对问诊的一般项目、现病史、既往史等内容都做了详细规定,与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相近。 一、问诊的目的 (1)充分收集其他三诊无法取得与辨证论治密切相关的资料。 (2)通过与病人交谈,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,心理动态,取得病人的信任,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。 二、问诊的意义 问诊是了解病情,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,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问诊,为医生判断致病原因,分析病情判断并未掌握病性奠定了基础。他是四诊合参的需要是早期诊断的需要,是全面了解病情的需要。是去伪存真、找出病因的需要,是密切医患关系、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的需要,是为其他诊法提供一个大体查病范围的需要,是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、及时对患者进行开导、以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。 三、问诊的方法 (1)围绕主诉,全面诊察。 (2)系统灵活,分清主次。 (3)问辨结合,减少盲目。 (4)危重病人,扼要询问。 四、注意事项 (1)注意态度。 (2)注意场合。 (3)重视主诉的询问,避免暗示。 (4)注意用语,不用医学术语询问。 (5)注意主次及诈病,避免资料片面失真。 (6)其他医院诊治资料只能作参考。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、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、个人生活史、家族史等。询问时,应根据就诊对象,如初诊或复诊、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,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。 
 
  | 
		|||||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