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温病条辨》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
2017-09-15 00:00未知
| 
				 授课时间  | 
			
				 2017年09月15日  | 
			
				 授课地点  | 
			
				 名中医馆会议室  | 
		|||
| 
				 授课老师  | 
			
				 卿照前  | 
			
				 听课人员  | 
			
				 王双双、夏倩等  | 
			
				 记录人  | 
			
				 夏倩  | 
		|
| 
				 授课主题  | 
			
				 《温病条辨》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  | 
		|||||
| 
				 培训内容及评价:卿教授说:《温病调理》仿《伤寒论》体例,分条列论,以求简要易诵,又恐简而不明,且免后人妄注,于是吴瑭在各条之下详加辨析议论,故以“条辨”命名。 《温病条辨》共六卷,另有卷首一卷。卷首为“原病篇”,应《内经》以求温病之原始。正文前三卷为全书的中心,专论温病。此三卷依次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焦设立篇目,分别论述三焦温病,并出治法。劵四为“杂说”,论救逆和病后调治法。此后附“解产难”(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诸症)、“解儿难”(论小儿急慢惊风痘症等)二篇(原作一卷,后析为卷五、卷六)。 《温病条辨》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吴氏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体系,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,由上及下、由浅入深,旨在“认证无差”。 吴氏认为,伤寒六经辨证都是由浅入深,但六经是由表及里,须横看;三焦辨证则由上入下,须竖看。两种辨证体系有对立统一、一纵一横之妙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,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,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,成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。 在治法上,吴氏以温邪易耗阴液为立法的依据,倡导养阴保液之法,并据临床实践,提炼叶天士医案温病治法,化裁处方,以切实用。如分出清络、清营、育阴多种治法;又以银翘散为辛凉平剂,桑菊饮为辛凉轻剂,白虎汤为辛凉重剂,使温病治法用方层次清晰。 《温病条辨》影响评价是什么呢? 《温病条辨》内容全面,系统理法方药齐备,切合临床实用,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,后世将此书视为中医“四大经典”之一,作为中医必读之书。所以,学习《温病条辨》,认真参悟其中奥妙,也是作为中医医生非常必要的。 
 
 
 
 
 
 
 
 
 
  | 
		||||||



